发表于:2023-09-23
“垃圾不仅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,还是最具开发潜力、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。”9月19日,“2023年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黄石市‘无废城市’建设”新闻发布会上,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红珍介绍,黄石正在加快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
2022年4月,生态环境部发布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名单,黄石市榜上有名。同年9月,黄石市政府印发实施《黄石市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标志着黄石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全面拉开帷幕。一年来,黄石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。张红珍介绍,因工业发展而闻名的黄石加速实现“制造之城”向“智造之城”跃升。为了进一步减少工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,黄石加大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,推进循环经济发展。在工业加快低碳转型方面,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与超低排放技术改造,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160个,12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,8家企业入选湖北省绿色制造名单。
新闻发布会现场
在农业实现循环发展方面,该市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、农药减量化,不断健全秸秆利用体系,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2%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%、农膜回收率85%。
同时,绿色生活方式加速形成,原生生活垃圾全域焚烧零填埋,每年可利用建筑垃圾150万吨以上。组织开展禁塑执法行动,全面宣贯禁塑要求。1家快递分拨中心、14家快递网点被评为“绿色快递”示范点。
危险废物监管能力不断增强,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PCB、钢铁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技术指南。
广泛开展无废学校、无废医院、无废酒店、无废工厂等“无废细胞”创建,通过串珠成线、以点带面,吸引更多人投身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形成共建共享、全域推进的浓厚氛围。
张红珍介绍,建设“无废城市”,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。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呼吁,全社会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,养成垃圾分类、低碳出行、资源共享、绿色消费、光盘行动的良好习惯。全体市民一起参与到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中来,共建“无废城市”,共享生态黄石。
(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